一、立即采取紧急止损措施
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
第一时间报警,提供转账时间(精确到分钟)、涉案银行账号、诈骗方虚拟钱包地址及交易哈希值等信息,警方可通过“公安部电诈案件侦办平台”启动紧急止付。
若涉及跨国交易或复杂技术场景(如虚拟货币混币器),需同步提供区块链浏览器查询的完整交易链路截图。
临时冻结账户
若掌握诈骗方交易所账户或钱包地址,立即联系相关平台(如币安、火币)提交欺诈举报,要求临时冻结可疑账户。
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涉及法币充值的关联账户。
二、全面固定数字货币交易证据
区块链数据
保存完整的交易哈希值、转出/接收地址、区块高度及时间戳,通过区块链浏览器导出交易详情页(含智能合约交互记录)。
对诈骗方提供的虚假合约地址、伪造项目白皮书等证据进行录屏取证,标注虚假宣传内容。
通信与平台记录
保留与诈骗方的全部聊天记录(如Telegram、Discord)、虚假投资群组截图、带时间戳的语音通话录音。
截取交易所充值页面、提现记录、KYC认证信息及平台客服沟通记录。
三、完成报案与法律流程
线下提交材料
携带身份证、银行流水、交易所交易记录、区块链数据等材料,到属地派出所详细说明:
诈骗话术(如“保本高收益”“内幕消息”)
资金流向(法币充值→交易所→钱包转移路径)
技术特征(如虚假DApp、伪造智能合约)。
要求开具《受案回执》,并通过“资金查控系统”追踪跨平台资金链。
线上协同举报
通过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提交电子证据包,标注虚拟货币交易特征(如USDT-TRC20链转账)。
向涉案交易所及钱包平台提交《违法犯罪行为举报函》,要求提供链上数据分析支持。
四、关键法律与技术要点
立案标准
单笔被骗金额超过2000元即可刑事立案,虚拟货币按报案时市价折算法币价值。
依据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但被骗资金仍受法律保护。
技术难点应对
若诈骗方使用混币器或跨链转移,需提供初始充值地址、交易所提现记录等关键节点数据,协助警方调用区块链分析工具(如Chainalysis)追踪。
对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涉案交易,需固定流动性池地址及代币合约代码作为证据。
五、防范二次风险
警惕“区块链取证公司”“黑客追币”等二次诈骗,仅通过警方授权渠道处理案件。
定期查询《受案回执》编号对应的案件进展,避免泄露私钥、助记词等敏感信息。
通过上述流程,可最大限度提升资金拦截成功率。需注意:虚拟货币案件侦破周期较长(通常3-6个月),需持续配合警方补充新发现的链上线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