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紧急止损与报案确认
立即报警
网上购买课程被骗属于诈骗行为,无论金额大小均可报案。
拨打 110 或反诈专线 96110,提供转账时间(精确到分钟)、收款账户、课程平台名称及诈骗方联系方式。
若金额超过 2000元,警方可刑事立案;未达标准可联合其他受害者累计金额报案。
冻结资金流向
通过银行或支付平台(如支付宝、微信)申请冻结涉案账户,保存冻结凭证。
联系课程平台客服举报欺诈,要求暂停账号并保留后台数据(如课程访问记录)。
二、关键证据收集
交易与课程内容证据
保存 订单截图、支付凭证(含交易单号)、课程宣传页面(重点标注“无效退款”“名师授课”等虚假承诺)。
录制课程视频片段,证明内容与宣传不符(如课程质量低劣、无实质内容)。
沟通记录
导出与商家/客服的完整聊天记录(文字、语音、图片),标注诱导付费的关键时间点。
保留课程社群内的虚假好评截图、群聊记录(如托儿发言、虚构学员案例)。
三、报案流程与材料提交
线下报案
携带身份证、银行流水、证据打印件到属地派出所,详细说明:
诈骗话术(如“限时折扣”“包就业”)
资金流向(支付课程费→无法退款/账号被封禁)
课程内容漏洞(如盗版资料、讲师资质造假)。
要求开具《受案回执》,并通过“资金查控系统”追踪资金链。
线上协同处理
通过 国家反诈中心APP 上传证据包,标注“教育诈骗”标签,推动跨区域协查。
向 12315平台 投诉课程平台所属企业(需核实企业主体名称),要求退费及行政处罚。
四、法律维权与后续跟进
法律途径
若警方未刑事立案,可凭《受案回执》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主张“退一赔三”赔偿。
向市场监管局举报商家虚假宣传、超范围经营(如无教育资质)。
时效与风险防范
资金拦截黄金期为转账后 24小时内,超72小时追回难度增大。
警惕“维权代理”“内部渠道退费”等二次诈骗,仅通过官方渠道处理。
五、快速行动时间线
0-30分钟:优先报警冻结资金。
24小时内:完成证据固定并提交线上举报。
3-7天:跟进警方反馈,补充新证据(如平台跑路公告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系统性提升追损成功率。案件侦办周期通常为 1-3个月,需定期通过《受案回执》编号查询进展。